夏天一到,腋下、手臂、小腿的毛发就成了很多人的烦恼。用剃刀刮不干净还容易过敏,蜜蜡脱毛疼得龇牙咧嘴,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?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激光脱毛——它到底是“绝毛”还是智商税?
很多人抱着“做一次就能永远光滑”的期待,结果发现毛发又长出来了,就觉得被骗了。其实激光脱毛的原理是让毛囊里的黑色素吸收光能,温度升高后失去活性,但毛发有生长周期(生长期、退行期、休止期),只有在生长期的毛发才有效。一般需要做5-8次,每次间隔4-6周,才能覆盖所有周期。
不过亲眼见过上千例,可以负地说:坚持做完疗程的人,9成以上能减少70%-90%的毛发,剩下的也会变细软。我见过夸张的是一位舞蹈老师,5年后只零星长了几根绒毛,连脱毛膏都省了。
早年的激光脱毛确实像“橡皮筋弹皮肤”,但现在不同了。好的仪器比如755nm翠绿宝石激光、810nm半导体激光,都带制冷头,边打光边降温。一位怕痛的同事形容:“像冰敷时突然被蚂蚁咬一下”,全程10分钟搞定腋下,还能刷手机分散注意力。
敏感部位(比如比基尼线)可以要求调低能量,虽然慢点但体验更舒适。这里插句实话:毛发越粗黑、皮肤越白的人越好,因为能量吸收更。
1. 别贪便宜选“包干价”:有些机构用廉价仪器,能量不足导致反复长。正规机构会按部位收费(比如腋下800-1500元/次),敢的基本靠谱。
2. 操作师比仪器更重要:再贵的设备遇上新手也可能灼伤。一定要问清楚操作年限,要求试打一小块皮肤看反应。
3. 术后护理很简单但别偷懒:24小时不碰热水,3天不用沐浴露摩擦。有个顾客做完跑去蒸桑拿,结果红肿,多遭罪。
怀孕哺乳期、皮肤正在过敏、近期暴晒过的人不建议做。还有个小众但真实的情况:如果毛发是金色或白色(缺乏黑色素),激光基本无效,可以考虑电解脱毛。
后提醒大家,脱毛不是治病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比美容院更。下次再看到“脱毛”“绝毛”这样的词,直接划走——根据《医疗管理办法》,这类化宣传都是违规的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激光脱毛,或者已经做过想分享经验,欢迎评论区。对了,关注我还能收到《医美避坑手册》——10年经验总结的干货,不卖产品只讲真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