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发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,色彩变得暗淡,甚晚上开车时对面车灯格外刺眼,很可能是白内障在影响你的视力。作为眼科常见手术之一,白内障摘除已帮助数百万人重获清晰视界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改变视力的手术。
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,晶状体就是相机的镜头。随着年龄增长,这个原本透明的"镜头"会逐渐变混浊,就像蛋清煮熟变白一样,这就是白内障。虽然老化是常见原因,但糖尿病、长期用激素、眼外伤等都可能加速这个过程。统计显示,60岁以上人群超过60%存在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。
不是所有白内障都要马上手术。当出现这些情况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干预:视力低于0.5影响日常生活;出现眩光影响夜间驾驶;因晶状体混浊导致其他眼病无法检查或治疗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的手术标准比过去宽松很多,不需要等到完全看不见才做手术。
目前常用的是超声乳化吸除术。医生在角膜边缘做2-3毫米的小切口,用超声波探头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,然后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。整个过程约15-20分钟,大多采用表面麻醉,患者保持清醒但不会感到疼痛。对于特别硬的白内障,可能采用囊外摘除术,切口稍大但同样有效。
这就像给眼睛配一副永远不用摘的眼镜。单焦点晶体只能看远或看近,术后仍需戴老花镜;多焦点晶体可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,但对眼底条件要求较高;散光矫正型晶体适合角膜散光大的患者。医生会根据你的用眼需求、眼部条件和预算给出建议。
完善的术前检查是关键。包括验光、眼压测量、角膜地形图、眼底检查等,通常还需要抽血化验和心电图。术前3天要按要求滴抗生素眼药水。手术当天别化妆,穿宽松衣服,记得安排家属陪同。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的患者要确保病情控制稳定。
手术后眼睛会有轻微异物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医生会给你戴上眼罩保护眼睛,第二天复查后就可以摘掉。需要坚持滴眼药水1个月左右,避免揉眼、剧烈运动和污水入眼。多数人术后1周就能日常生活,1-3个月视力完全稳定。如果出现眼痛、视力突然下降要及时就诊。
有人说"白内障要等熟了再做",这是过时的观念;担心"手术会瞎"更是多虑,现在手术性超过99%;认为"术后一定不用戴眼镜"也不,这取决于晶体选择和个体差异。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,我国每年开展超过400万例,是名副其实的"光明工程"。
记住,当模糊的开始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时,不妨眼科医生。一个十几分钟的手术,可能还你一个清晰的视界。关于白内障手术的具体适应症和风险,一定要以主治医师的评估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