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脱毛就成了不少人的头等大事。剃刀、蜜蜡、脱毛膏换来换去,后还是被反复长出的毛发折腾得没脾气。近几年,激光脱毛因为"性"的宣传成了热门选择,但网上有人说能管一辈子,也有人吐槽隔年就打回原形。作为医美行业从业者,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激光脱毛的真实。
激光脱毛可不是简单把毛烧掉。它瞄准的是毛囊里的黑色素,通过特定波长的光能转化成热量,让毛囊暂时休眠。这里要划重点:每次治疗只能让处于生长期的毛囊休眠,而人体毛发有不同生长周期,所以需要间隔4-6周做多次治疗。
正规机构的医生会明确告知:所谓"脱毛"在医学上指的是治疗后毛发显著减少,即使再生也会变得细软。想要达到这个,通常需要4-6次治疗,特别顽固的部位可能要到8次。那些"一次永逸"的机构,建议您扭头就走。
做完6次治疗就能高枕无忧?现实没那么简单。首先看个人体质,毛发越黑越粗通常越好,金色或白色毛发反应就差些。其次和操作水平直接相关,医生会根据肤色调整能量,能量低了扣,高了可能烫伤。
日常习惯也很关键。治疗后暴晒可能刺激毛囊复活,用错护肤品可能引发色素沉着。见过可惜的是顾客做完5次,结果去海边晒了两天,两个月后毛毛又探头了。
根据临床观察,规范完成全套治疗的人,70%-80%的毛发5年内不会明显再生。但这个""是相对的,随着年龄增长、激素变化,可能会有少量细软毛发重新冒出。这时补做1-2次巩固就能解决,不像初次治疗那么费劲。
值得注意的是,唇毛、腋毛这类激素敏感部位,维持时间可能比腿部、手臂短些。如果发现某处毛发突然变多,建议先查激素水平,而不是急着做脱毛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99元脱毛的,怎么避坑?看仪器,正规医疗机构会用755nm翠绿宝石或810nm半导体激光,那些号称"冰点"的家用仪器能量往往不足。第二看操作者,护士操作要有医师指导,美容师单独操作属于违规。第三看流程,正规机构一定会做皮肤检测,深肤色直接用高能量很可能留疤。
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治疗时闻到轻微焦糊味是正常的,如果完全没感觉,要么仪器不行,要么能量调得太低。但疼痛像橡皮筋弹射就得立即喊停,这可能意味着设置不当。
刚做完那几天要像对待晒伤皮肤一样小心。24小时内别用热水冲洗,暂停所有含酸类护肤品。有个常见误区是觉得脱完毛就能立刻去角质,其实新生皮肤特别娇嫩,建议少间隔一周。
防晒!防晒!防晒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建议治疗后3天避免户外,之后外出要涂SPF30以上的物理防晒。曾有位顾客术后去漂流,结果脱毛部位晒出了明显的分界线,三个月才消退。
孕妇、哺乳期女性不建议做。有疤痕体质的人要提前告知医生,可能需要调低能量测试反应。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(如维A酸)的要停药一周以上。皮肤有伤口或炎症的等后再考虑。
特别提醒青春期少男少女,这个阶段激素波动大,可能刚脱完又长出来。建议等到18岁后激素稳定了再做,不然既花钱又遭罪。
说到底,激光脱毛是个需要耐心的事儿。找对机构、跟对医生、做好护理,才能让它真正成为告别反复脱毛烦恼的解决方案。如果您还有其他具体问题,建议直接到正规医院医疗美容科面诊,毕竟每个人的毛发状况都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