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体检发现胆囊结石,医生建议手术,但心里直打鼓?别慌,今天咱们就胆囊结石手术那些事。作为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,每年有超过百万人因此获益,但大多数人对这个"小手术"仍存在不少疑问。
上腹部闷胀感在饱餐后特别明显?右肋下时不时传来隐痛?这些都可能被误认为是"胃病"。事实上,约80%的胆囊结石患者会有的表现。当出现剧烈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时,往往提示结石卡在了胆囊管,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"胆绞痛"。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恶心呕吐,甚出现眼白泛黄、小便颜色变深等黄疸表现。
值得注意的是,约有20%的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没有任何症状。对于这类"安静型结石",是否需要手术还存在争议。但若合并以下情况,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: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、胆囊壁明显增厚、合并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,或者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
说到手术,很多人反应就是"开大刀"。实际上,腹腔镜胆囊切除术(俗称"打孔手术")已经开展了30余年。医生通过在腹部做3-4个0.5-1厘米的小孔,借助微型摄像头和专用器械就能完成手术。相比传统开腹手术,这种微创方式创伤小、快,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。
但微创不等于。约5%的患者可能因胆囊粘连或解剖变异需要中转开腹。术后常见的不是"伤口疼",而是肩膀酸痛——这是腹腔内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膈神经所致,通常2-3天会自行缓解。
阶段(术后1周内)要特别注意饮食过渡。手术当天禁食,次日开始喝米汤,逐渐过渡到稀粥、烂面条。这个阶段避免油腻食物非常重要,因为胆囊切除后,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肠道,缺乏胆囊的"蓄水池"功能,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腹泻。
第二阶段(1-2周)可以尝试少量植物油烹饪的软食,比如蒸鱼、水煮青菜。此时伤口基本愈合,但内部组织的修复还在进行,不建议立即剧烈运动。第三阶段(1个月后)多数人可以正常饮食,但建议保持低脂、高纤维的饮食习惯,这对预防术后腹泻和胆总管结石都有帮助。
"切除胆囊会影响消化功能吗?"这是被问多的问题。实际上,胆囊就像河流上的"水库",切除后胆汁分泌总量不变,只是失去了临时存储功能。大多数人3-6个月后身体就能完全适应。
"术后需要长期吃药吗?"常规不需要。除非合并胆总管结石等特殊情况。但医生可能会建议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(A、D、E、K),因为它们的吸收需要胆汁参与。
后提醒,如果术后出现持续发热、腹痛加重或皮肤巩膜发黄,一定要及时就医,这可能是胆漏或残余结石的信号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有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能让手术风险降到低。
胆囊结石手术虽不算大手术,但毕竟是器官切除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您更地了解这个常见疾病,无论是选择保守观察还是手术治疗,都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,制定适合您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