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照镜子发现脸上冒痘、泛红或突然长斑,你是不是也急着上网查偏方?先别急着往脸上涂奇奇怪怪的东西,今天咱们用直白的大实话皮肤科那些事。毕竟脸只有一张,搞坏了可没地方买保险。
现在随便走进哪家医院的皮肤科,候诊区永远坐满老老少少。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为反复发作的痘痘发愁,三十多岁的职场人盯着眼角细纹焦虑,就连中学生都开始黑头怎么处理。说到底就三个原因:环境污染加重、工作压力大、还有重要的——很多人根本不会正确护肤。
上周有个28岁的患者,听网红推荐天天用磨砂膏洗脸,结果把角质层磨得跟纸一样薄,稍微吹风就刺痛。这种在皮肤科简直太常见了,所以记住准则:皮肤出现问题先找医生,别自己当小白鼠。
先说痘痘这个全民公敌。很多人觉得长痘就是脸没洗干净,结果用强力清洁产品把皮肤屏障。其实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,需要根据类型用药。像常见的白头粉刺用维A酸类就很有效,但如果是囊肿型痘痘乱挤可能导致性痘坑。
再来说说敏感肌。现在十个女生里八个自称敏感肌,但真正符合医学定义的没那么多。很多人是因为过度清洁或滥用面膜导致的暂时性敏感,这种情况只要精简护肤步骤,用医用修复产品,两三周就能改善。
现在光子嫩肤、这些词都快成日常用语了,但你真的了解它们适合什么人吗?比如全网的超光子,其实对浅层色斑和红血丝明显,但对深层皱纹就力不从心。而很多人追捧的"午餐美容",维持时间通常不超过三个月,算下来性价比可能还没面霜高。
特别提醒要动仪器的项目,记住三查:查机构执业许可证、查医生资质证书、查设备注册证号。去年就有人在小工作室打导致面部凹陷,这种创伤可能一辈子都修复不了。
商场专柜那些号称"深入肌底"的护肤品,其实连真皮层都到不了。皮肤科医生公认的有效成分就那几种:防晒认准氧化锌和二氧化钛,保湿选神经酰胺和玻尿酸,抗老用视黄醇和胜肽。那些添加黄金钻石的贵妇面霜,除了让钱包变薄,对皮肤的帮助微乎其微。
基础的清洁-保湿-防晒三部曲,能做到的人不到。很多人花大价钱买精华,却连防晒霜都懒得涂。其实紫外线才是皮肤老化的头号,这点所有皮肤科医生都会反复强调。
如果准备去医院看皮肤问题,做好这些准备能让就诊效率翻倍:素颜前往方便医生观察、手机里存好症状变化照片、列清楚正在用的护肤品清单。别像有些患者,化了全妆来看痤疮,医生还得先让她卸妆。
常见问题其实都有标准治疗方案,比如黄褐斑用氨甲环酸配合激光,玫瑰痤疮用羟氯喹和光电治疗。但要提醒的是,皮肤代谢周期是28天左右,再好的治疗也要坚持满疗程,别做两次没就放弃。
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,也是诚实的器。熬夜多了会暗沉,吃得太油会长痘,压力大会敏感。与其纠结用什么贵价面霜,不如好好吃饭睡觉,这比任何护肤品都管用。如果真遇到解决不了的皮肤问题,记得的事情交给的人做。
毕竟在皮肤科医生眼里,没有"网红同款治疗方案",只有"适合你的治疗方案"。下次皮肤闹脾气时,别急着百度偏方,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永远为你敞开大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