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网上看到各种皮肤治疗的,从痘痘闭口到色斑细纹,好像每种问题都能用药解决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想和大家药物治疗皮肤的那些事——不吹不黑,只讲真实情况。
很多人一发现脸上长痘就急着买药膏,其实就像发烧要先查病因一样。皮肤问题大致分三类:油脂分泌异常(比如痘痘)、色素代谢问题(色斑)、皮肤屏障受损(敏感泛红)。不同类型需要的药物完全不同,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用着好的药,到你脸上可能适得其反。
举个例子,同样是发红脱皮,脂溢性皮炎要用抗真菌药,而玫瑰痤疮则需要调节血管神经的药物。去年有个25岁的读者私信我,自己把皮炎平当护肤品用了半年,结果皮肤变薄出现红血丝,这就是典型的用药错误。
先说常见的痘痘治疗。医院皮肤科现在主要用三类药:
• 维A酸类(如阿达帕林):适合闭口粉刺,能调节角质代谢,但要避光使用
• 抗菌类(如夫西地酸):针对红肿痘,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
• 复合制剂(如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):适合混合型痘痘
要注意的是,这些药物都会让皮肤先经历2-4周的"适应期",可能出现干燥脱皮。去年医院的数据显示,87%的人在这个阶段就放弃了,其实只要配合医用保湿霜就能缓解。
对黄褐斑这类顽固色斑,单一用药有限。目前证实有效的方案是"三联疗法":氢醌+维A酸+弱效激素。但必须严格控制在12周内,否则可能引发色素脱失。有个误区要纠正——很多人觉得维生素C精华能,其实外用VC只能预防色素沉着,对已形成的色斑作用微乎其微。
近年"修复屏障"的概念很火,但很多人不知道,敏感肌是需要药物介入的。0.03%他克莫司软膏这类免疫调节剂不错,不过使用的前三天会有灼热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切记不能突然停药,要逐渐减少使用频率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:某书行的"地塞米松面膜"千万别试!激素短期能让皮肤白嫩,但超过两周就可能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,治疗起来比原发病更麻烦。
药物不是的。像毛孔粗大、静态皱纹这些问题,药物基本无效。有些美容院推销的""""更是没有批文。去年我们就接诊过打导致皮肤坏死的,这些非法项目千万别碰。
后给大家一个实用建议:皮肤问题超过两周不见好,或者反复发作,别自己折腾了。医院皮肤科挂号费也就十几块,医生看一眼比你自己试错强得多。记住,好皮肤是科学护理出来的,不是神药催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