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收到粉丝留言:"双下巴怎么运动都消不掉""明明不胖但脸总是圆圆的"...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,今天这篇关于面部抽脂的干货一定要看完。作为在医美行业待了十年的老编辑,见过太多盲目做项目的,今天就和大家这项热门手术的真实情况。
很多人一觉着脸胖就想抽脂,其实要先分清原因。用手指捏脸颊,如果能抓起厚厚一层软肉,可能是脂肪型;如果捏起来很薄但脸还是显大,更可能是咬肌发达或骨骼问题。只有真正脂肪堆积的情况,抽脂才能达到理想。
我接触过的求美者里,常见适合面部抽脂的是这三种情况:天生婴儿肥到25岁后还没消退的;后全身都瘦了但脸变化不大的;还有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皮肤松弛连带脂肪下垂的。但要注意,如果皮肤已经明显松弛,可能需要结合等提拉项目。
现在正规机构普遍采用直径2mm左右的微型套管,切口选在耳后或下巴下方这些隐蔽位置。打个比方,就像用吸管把酸奶瓶底残留的奶渍清理干净的过程,只不过操作更精细。整个手术通常1-2小时,局麻就能完成。
上周有位舞蹈老师来复诊,她说惊喜的不是即刻,而是术后三个月时同事问她是不是换了发型,其实是因为下颌线变清晰了。这就是我说的"悄悄"——好的面部抽脂不该有突兀感,而应该像自然瘦下来的状态。
术后前三天会有肿胀感,戴头套的时间要遵医嘱。见过哭笑不得的是位小姐姐为了早日消肿,偷偷把医生要求的每天戴8小时增加到16小时,结果反而影响循环。其实就像健身需要休息日一样,期也要给皮肤自我修复的时间。
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可以复工,但三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。有个实用小建议:术前准备好软质食物和吸管,毕竟刚开始咀嚼会有些不适。另外很多人关心的淤青问题,其实现在采用钝性抽吸技术后已经减轻很多。
去年有位顾客拿着网红照片来,想要那种的V脸。实际上,好医生不会过度抽取脂肪,而是会保留适当的软组织来维持面部年轻感。就像修剪盆栽,既要修整形状又要保持生命力。
差异大的另一个原因是术前评估。医生会用手法触诊分辨深层脂肪和浅层脂肪,像鼻翼两侧这些部位抽脂要格外谨慎。有些机构过度依赖仪器检测,反而可能忽略个性化设计。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面部抽脂需要警惕的是神经损伤和凹凸不平。选择有颌面外科经验的医生特别重要,他们更清楚面部神经血管的走行方向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看医生是否能说出你面部脂肪的分布特点,而不是泛泛而谈"抽多少毫升"。
现在很多机构会强调设备,但实际上面部抽脂更考验医生的手法和经验。就像写字,再好的笔也不代表能写出好字。建议重点考察医生的库,尤其要看和自己相似基础条件的术前术后对比。
1. 避开生理期,提前一周停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
2. 面诊时一定要素颜,方便医生判断
3. 准备宽松的开衫上衣,避免术后穿套头衣服
4. 心理预期要合理,改善而非追求
记得有次团建,同事翻出我五年前的照片说:"你现在脸型精致多了,但完全不像做过医美。"这就是我想传递的——好的医美是让别人觉得你变好看了,却说不出具体哪里变了。如果看完这篇还有疑问,欢迎随时交流,十年行业经验让我更懂如何帮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