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换季皮肤总感觉紧绷绷的?面膜大概是每个女生梳妆台上的必备品。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面膜到底该怎么选?今天就和大家挑选面膜的那些事儿。
很多人抱怨用了面膜没,其实可能是选错了类型。干性皮肤用了控油面膜,油皮却选了滋养型,这不就南辕北辙了吗?面膜主要分为补水、美白、清洁、修护几大类,先看看你的皮肤需要什么。
看膜布材质。蚕丝膜布轻薄透气,适合夏天;天丝膜布吸水性强,能锁住更多精华;生物纤维膜布贴合度好,但价格偏高。别小看这层布,它决定了精华能不能好好吸收。
第二看成分表前三位。成分表是按含量排序的,如果前几位都是水、甘油这些基础成分,那功效成分可能少得可怜。想补水就找玻尿酸、神经酰胺;要美白得看有没有烟酰胺、传明酸。
第三看使用频率。补水面膜可以隔天用,但清洁面膜一周1-2次就够了。过度使用反而会皮肤屏障,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越敷面膜皮肤越差。
第四看生产日期。面膜保质期一般在2-3年,但开封后好半年内用完。囤货虽好,可别让有效成分都失效了。
第五看过敏测试。新买的面膜别急着上脸,先在耳后或手腕试一下。特别是敏感肌,这个步骤千万不能省。
典型的误区就是迷信"立即白"。要是敷个15分钟就能白一个度,这里头没点猫腻才怪。真正有效的美白成分都需要持续使用28天(皮肤代谢周期)才能。
还有人喜欢面膜敷到干,觉得这样才"物尽其用"。实际上面膜敷15-20分钟就够了,时间再长反而会倒吸皮肤水分。就好像海绵吸饱水后,放着不管反而会蒸发变干。
油性皮肤:选择含有茶树、水杨酸等控油成分的面膜,每周1-2次清洁面膜很有必要。但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水油失衡。
干性皮肤:玻尿酸、角鲨烷这些保湿成分是。可以尝试先涂精华再敷面膜的"三明治"用法,锁水更好。
混合肌:T区和U区分区护理是个好办法。T区用清洁面膜,两颊用补水型,虽然麻烦点但确实不一样。
敏感肌:避开香精、酒精这些刺激成分。医美级的冷敷贴或者含有积雪草的面膜会更。
洗完脸趁毛孔还张开时敷好。但别忘了先用爽肤水打个底,这样能帮助精华吸收。敷完吸收,如果还觉得黏腻可以用清水稍微冲洗。
冬天可以试试温水泡面膜,温度不要超过40℃。夏天放冰箱冷藏后再敷,镇定翻倍。这些小技巧能让面膜功效发挥得更好。
面膜不是越贵越好。有些平价面膜的配方反而更精简。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肤质的那款。
片状面膜和涂抹式面膜各有优势。片状方便卫生,涂抹式可以自由调节用量。睡眠面膜其实就相当于晚霜的加强版,别指望它能替代日常护肤。
后提醒大家,面膜再好也只是护肤的辅助品。想要好皮肤,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和防晒才是根本。希望每位小仙女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款"本命面膜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