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腋下、小腿这些部位的毛发就成了不少人的烦恼。剃刀刮不干净,蜜蜡又疼得龇牙咧嘴,近激光脱毛的人明显多了起来。但网上说法五花八门,有人说是"脱毛",有人却说"半年就长回来",今天咱们就抛开噱头,从医学角度激光脱毛那些事。
首先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:没有哪种脱毛方式能做到。根据《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》,正规机构说的"脱毛"指的是毛发显著减少不再生,并非一根不长。激光的原理是瞄准毛囊里的黑色素,用热量毛乳头。但毛发有生长周期(生长期、退行期、休止期),而激光只对处于生长期的毛发有效,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做4-6次,每次间隔4-8周。
实际操作中,大部分人完成完整疗程后,毛发量能减少80%以上。剩下的毛发会变得细软浅淡,有些部位甚看不出。不过像激素变化大的部位(如女性唇周、下巴),可能需要每年补打1-2次维护。
腋下、小腿、前臂这些毛发浓密、颜色深的部位快,通常3次左右就有明显变化。而发际线调整、比基尼区等精细操作对设备和技术要求更高。需要注意的是:孕期、哺乳期女性不建议做;有光敏性疾病、正在服用维A酸类药物、皮肤有伤口或炎症的要提前告知医生;肤色特别深的人可能要选择特定波长的设备。
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激光脱毛仪有755nm翠绿宝石激光、810nm半导体激光、1064nmNd:YAG激光三种。前两种适合肤色较浅的人群,后一种对深肤色更。重点要看医院是否有医疗器械注册证,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质——美容院用"光学脱毛仪""冰点仪"等非医疗设备操作的都属于违规。
价格方面,正规医院单次收费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,主要差异在于部位大小和治疗头耗材成本。那些号称"99元包干"的项目,要么缩小治疗光斑糊弄人,要么用低能量做无效治疗,反而可能刺激毛发更旺盛。
很多人以为激光脱毛后要"禁水禁晒",其实现在主流设备都带冷却系统,术后皮肤只有轻微发红,两小时就能消退。当天就能洗澡(避免热水烫洗),第二天正常防晒即可。要严格遵守的是:治疗前后1个月不能暴晒或使用美黑产品,否则可能引起色素沉着。
有个细节很多人忽视:治疗前要自己刮掉表面毛发(留1mm左右佳),但千万别用镊子拔或蜜蜡脱,否则激光找不到目标。做完后如果发现毛囊处有小丘疹,薄涂炉甘石洗剂就能缓解。
谣言1:"做激光会致癌"——医用激光波长仅作用于毛囊,不会穿透深层组织。 谣言2:"脱毛影响排汗"——汗腺和毛囊是结构,激光不影响汗腺功能。 谣言3:"越疼越好"——正规操作应该是温热感配合冷却喷雾,剧痛说明参数设置不当。
后提醒大家:美容院所谓的"脱毛""家庭激光仪"远不如医疗级设备。想省钱可以关注正规机构的季节,但一定要确认是医生操作、用的是三类医疗器械。毕竟,才是真正的性价比。